政策给煤化工松绑,煤制天然气发展空间更大。
评论:高煤价符合政府利益。我们认为,本次政策将提升盘江股份、昆钢集团(ST马龙)等公司在当地进行资源整合的预期。
兼并重组主体企业要担负起被兼并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平稳进行。事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在此,我们对于安监部门想要管好矿企、减少事故发生的初衷没有丝毫的怀疑,给工人拒绝下井权,本质上也是件好事,但不知安监部门在制定措施时想过没有,一个众多有权势的管理部门费尽心机都没有管好的事,如今却要交给最底层的矿工进行自我监管,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会不会比先前的类似规定死得都要惨呢?在任何时候,下井作业都是危险的工作,但为什么有人愿意冒这个险呢?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也很残酷,就是因为经济拮据,有的人下井是为了孩子上学,有的人下井是为了家人看病,有的人下井则是为了改善生活状态,为了赚取更多的钞票。7月31日,鸡西市恒鑫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当时井下有26人,除生产矿长和值班井长成功升井外,24人被困井下。其中规定,矿山企业井下作业人员有权在无矿领导下井带班时,逐级汇报后拒绝下井。
就此,我们不能不对安监部门的这一规定产生反感。这不,安监部门也头疼了,所以才不厌其烦地出台各式各样的规定。十一五期间,我国对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工作就已经重视了起来,国内最大的产煤省份山西省于2009年开始,对省内煤炭行业展开全行业的兼并重组,但是由于重组工作主要是将境内的小煤矿由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进行全面的整合重组,因而也就引起了社会上关于煤炭行业国进民退的讨论。
而于今年开始整合的河南省煤炭行业,其兼并重组的主体也是以省内六家主要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为主。会议强调将积极探索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有效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指出,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受我国富煤贫油缺气的资源禀赋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会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的绝大部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问题。
而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往往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整合的主体而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往往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因而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整合的主体。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煤炭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兼并重组将煤炭企业由当前的11000家减少到4000家,将目前煤炭企业年均产量30万吨提升至80万吨以上,这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将带来巨大的变革,也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在整个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中小民营企业始终处于被整合的地位。会议强调将积极探索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有效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十一五期间,我国对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工作就已经重视了起来,国内最大的产煤省份山西省于2009年开始,对省内煤炭行业展开全行业的兼并重组,但是由于重组工作主要是将境内的小煤矿由大型国有煤炭企业进行全面的整合重组,因而也就引起了社会上关于煤炭行业国进民退的讨论。
这些年,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煤炭产量连续快速提升,根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我国共采原煤29.5亿吨,预计2010年我国原煤产量将达到32亿吨,占据全球煤炭产量的40%以上。虽然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包括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过多,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于今年开始整合的河南省煤炭行业,其兼并重组的主体也是以省内六家主要的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为主。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指出,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受我国富煤贫油缺气的资源禀赋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会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的绝大部分。
民营企业在煤炭兼并整合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是有其客观现实原因的,大家都知道整合煤炭企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国内煤炭领域内,民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的支持,当然也就无法站到兼并重组的台前,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问题。
但是,也不是说民营企业完全没有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的可能性,我们认为煤炭行业内的民营企业是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来获取这种主动性,但是,这也需要获得政策上的支持与政府的适当引导另外,我们公司在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经中煤集团公司董事会批准后,今年4月与澳大利亚都市煤炭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勘探开发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苏拉盆地哥伦布拉项目。
我们公司在四化和五高上作文章,可以说是不遗余力的。你们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在队伍专业化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胡善亭:我们公司由贸易公司转型为煤炭生产企业,缺少人才是个特别突出的问题,也是非常头疼的问题,所以公司必须加强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优化人员结构。你们的高起点和高效益都体现在哪些方面?胡善亭:企业要发展,必须着眼于技术创新,提高机械化、专业化水平。记者: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坚持四化发展方向,即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我们按照中煤集团公司确定的四项主营业务,适时调整了发展战略,即建设煤炭生产与销售,煤炭及相关项目开发建设、管理运营,地方煤炭资源整合、海外煤炭资源开发的跨国企业。
企业发展不只是做大,尤其要做强,做大与做强都离不开四化和五高。2008年以来,我们公司广纳贤才,方式多种多样:招聘了大学生、硕士生、博士及博士后,共有70多人。
从外单位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部分已走上管理岗位。我们调整了矿井首采工作面的位置,改进了采煤工艺,延长了综采工作面的长度,增加回采量,减少煤柱损失,使现有9座煤矿的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5万吨、21万吨全部提升为90万吨以上,其中大同地区的唐山沟煤矿、甘庄煤矿的年生产能力从45万吨提高到120万吨,朔州地区的东坡煤矿的年生产能力从15万吨提高到210万吨。
目前,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澳大利亚中煤资源有限公司已注册成立,该项目已获得澳大利亚外资审查委员会及我国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的批准。落实八字方针,即调整、改进、加强、提高。
大同地区的上深涧煤矿、北辛窑煤矿、甘庄煤矿根据煤层条件,全部采用中煤装备公司生产的薄煤层滚筒采煤机和全自动化刨煤机。朔州地区各煤矿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均选用了大型综掘设备,综放工作面均选用高效能的液压支架和1.2米宽的刮板运输机,首采工作面选用进口大功率采煤机,主斜井和大巷运输设备均选用胶带输送机,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到今年底,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也将投入使用。一大批地质、勘探、采矿、水文、安全管理专业的紧缺人才,已经充实到各煤矿生产一线。
记者:2009年,你们公司作为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主体企业之一,参与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是如何实现生产规模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胡善亭:煤炭资源整合不是一成不变的全盘接收,也不是小打小闹的换换牌子。和西安科技大学合作,定向委托培养了25名年轻人。
遵循五高标准,即高起点、高目标、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3年前,你们的主营业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是如何调整发展战略的?胡善亭:我们公司由贸易公司转型为以煤炭生产为主的企业,这个转变跨度的确很大。
我们公司与兄弟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开发项目,充分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和先进设备。记者: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我们要求人才是复合型的,不但要懂技术、懂管理,还要善协调。我们在资源整合中,将朔州地区的10座地方煤矿整合为4座,将大同地区的14座地方煤矿整合为5座,产能达到年产1000万吨。记者:在企业管理手段信息化方面,你们如何做的?胡善亭:各煤矿都完善了自动化系统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以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值守,用信息化减少管理层级,实现实时控制,逐步解决了点多、面广、战线长的问题。1万只小舢舨也不可能凑成1艘航空母舰。
记者:想当年,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1年的国际贸易量曾达到4759万吨,一度非常辉煌,让人眼热。我们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合作,在东坡煤矿引进了首套国产短臂采煤设备,在4号煤层完成了示范工作面的布置,实现了落煤、运输、支护等的机械化。
记者:实现发展战略有什么具体要求吗?胡善亭:去年1月,中煤集团公司提出了22255的发展目标,即到2014年,煤炭产量2亿吨,总资产2000亿元,利润200亿元,建成山西、江苏、黑龙江、蒙陕、新疆等五大煤炭及煤转化的生产基地,形成煤炭生产、煤化工、发电、煤机制造、煤矿建设五大支柱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3年过去了,该公司的发展日新月异。
同时,随着中煤集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逐期上线,公司本部及各下属企业的业务体系也逐步纳入,实现了资源共享。整合前,地方煤矿的开采方式主要是炮采,还存在着采掘布局不合理、主要设备选型能力不足且可靠性差、资源回收率低、技改项目建设周期长、达产速度慢等问题。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